企业简介事业版图组织机构企业荣誉企业视频
历史脉络百年技艺五代传承传承人致辞炳济堂文化
炳济新闻公益事业行业资讯企业公告
贴剂产品养生产品产品视频
员工风采人才招聘
加盟政策加盟商风采
联系方式投诉建议
炳济堂
传承140年·熬制一贴好膏药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新机遇

2023-02-25
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医疗卫生和养生保健事业,成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

时间:2023-02-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转载




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医疗卫生和养生保健事业,成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推进,中医药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开启了新局面,创造了新机遇,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继续深入开展带来了机遇。


中医药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入新征程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人民对针灸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关于针灸的立法问题已经在各国和各地区的卫生管理议程中有所体现。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对针灸给予法律上的承认,并逐步完善了针灸的依法管理。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势必进一步增多,接受针灸、学习针灸以及运用针灸治疗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针灸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医疗和医学交流的重要内容。


疾病无国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愈发引人注目。目前,中医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心中生根开花,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一个中医中心“中国—捷克中医中心”的揭牌成立,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中医药科研机构陆续与泰国、印尼、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海外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增进了他们对中医药理论、服务、文化的理解和认可,也为提升当地民众健康水平提供了帮助,深受欢迎。


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将得到提速发展。目前,中医药院校通过留学生教育、境外医疗合作、中医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科研合作等国际化途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海外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中医药院校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与沿线国家在中医药教育上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巴黎第五大学(笛卡尔大学)开展了中药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与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以“3+2”的模式合作开办中医学专业,每年有1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202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又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就成立孔子学院展开合作。


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仍面临挑战


首先,中医药传统理念有待与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比如,中医是以阴阳、五行、运气、藏象、经络等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判断,而西医作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医学,更多借助医疗仪器和实验室对疾病做出判断。“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多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中西医诊疗理念和诊疗方法存在着巨大差异。尽管全球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受制于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医药想真正融入国际主流医学却并非易事。


其次,中医药服贸壁垒众多、服贸人才缺失。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它并不能像其他工业、农业、化学、机械、电子产品那样很容易就能展开“自由贸易”。不同的国家对传统医药制定有不同的管理政策。从主观层面而言,各个国家则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会通过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绿色壁垒等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药产品进口。即使进入国外市场,还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临床检验,并支付高昂的检验费用。此外,中药产品在许多国家治疗中被限制使用,或是把中药定为食品而非药品。就中医药服贸人才而言,中医药专业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贸易运作能力,而国际经贸人员往往又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此外,中医经典典籍的有效传播,需要具备扎实外语水平和医学专业水平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最后,中医药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很多学科的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缺乏统一的标准。应发挥中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衔接,应成为我国近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目标。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招商热线
400 040 1879
招商加盟
关注公众号